潔面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但很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踩了坑。你知道常見的潔面誤區有哪些嗎?其實,潔面也要分膚質,對照下面的內容,看看你平時的做法對了嗎?
簡單辨別自己的膚質
清晨用溫水洗臉后,靜待1小時,可根據全臉的出油情況辨別膚質:若面部沒有油脂,且全臉有緊繃感,大概率為干性皮膚;若雙側臉頰、額頭及鼻部冒出油脂,大概率為油性皮膚;若雙側臉頰是干的,額頭及鼻部出現油脂,大概率為混合性皮膚;若皮膚既沒有緊繃感,也沒有出油,則為中性皮膚。
不同膚質潔面方式不一樣
油性皮膚人群可使用堿性洗面奶或肥皂清潔面部;干性皮膚人群更適合用溫和的洗面奶清潔面部;混合性肌膚人群則需將面部分區護理;易過敏人群可以適當減少洗臉次數。
3個洗臉誤區
誤區一:面部皮膚需要深層清潔
其實,面部并不需要深層清潔。皮膚表層有屏障,不管何種清潔成分,最終都只是在“洗刷”皮膚的外表。
長期使用深層清潔的潔面產品,可能使皮膚水分丟失,破壞皮膚屏障功能,甚至影響角質層的厚度等。只有出油多且皮膚并不敏感的人群,可短期使用這類產品。
誤區二:氨基酸潔面乳就是潔面乳里加了氨基酸
根據國家《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只有添加了氨基酸成分的潔面乳,才能被稱為氨基酸潔面乳。然而,在護膚品行業中,大家普遍指的氨基酸潔面乳是添加了氨基酸類表面活性劑的潔面乳。
氨基酸和氨基酸類表面活性劑的功效不能混為一談。對于干性皮膚和中性皮膚人群來說,推薦使用添加了氨基酸類表面活性劑的潔面乳。此類產品清潔力相對溫和,對皮膚屏障功能影響小,更適合長期使用。
誤區三:潔面產品泡沫越多越好
潔面產品的清潔力并不取決于泡沫多少。潔面產品的實際清潔力取決于配方中皂基類表面活性劑或其他類型表面活性劑的添加量。
很多適合皮膚敏感人群使用的潔面產品泡沫都很少,甚至幾乎不起明顯的泡沫,但這并不代表產品洗不干凈臉。
確定一款產品是否適合自己,不用看泡泡多少、是否綿密,而應當以使用后的膚感作為評判標準,潔面后如果皮膚不干燥、不緊繃,且順滑,就說明這款產品是適合自己的。
4個正確潔面方法
保持適宜的潔面頻率:每天早晚建議潔面1次。
按需使用潔面產品:每次清潔并非必須使用潔面產品,可根據自己的皮膚感受,使用清水潔面。若處在炎熱環境、工作或生活環境較差,或使用了防曬霜、油脂類化妝品,建議使用潔面產品。
控制潔面水溫:選擇適宜的水溫洗臉。
做好潔面后護理:不管何種膚質、是否使用潔面產品,潔面后都應配合使用保濕劑,保證皮膚的健康水合狀態。(據《大眾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