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宋伊一
“寵物診所產生的污水直接排進附近下水道,氣味刺鼻,細菌會不會傳染給我們?”今年4月9日,鹿邑縣人民檢察院在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時,接到一小區居民的投訴。很快,多個小區的居民也反映了類似問題——他們小區附近均開設有寵物診療機構,刺鼻的異味和渾濁的污水,讓居民憂心忡忡。
檢察官敏銳地意識到,寵物診療機構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污水,可能威脅公共衛生安全。
線索:小區旁的“隱形污染”
4月23日,鹿邑縣人民檢察院聯合鹿邑縣農業農村局啟動專項排查行動。工作人員實地走訪了5家主要從事動物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等業務的寵物診療機構,發現其中3家的診療區水池排水管道直接連通市政污水管網,且沒有任何污水處理設備。
“這些寵物診療機構排放的污水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甚至可能攜帶動物傳染病病原體。這些污水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極易污染水體和土壤。”檢察官指出,寵物診療機構排放污水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寵物診療機構均位于小區附近,若長期違規排放污水,極有可能造成動物傳染病病原體擴散,增加社區傳染病發生的風險,威脅居民健康,破壞生態環境。
破題:誰該為污染負責
“寵物診療機構違規排放的污水屬于醫療污水,必須做嚴格消毒處理!”檢察官強調,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縣級以上農業農村部門負有對寵物診療機構的監管職責,寵物診療機構有義務確保排放的污水經無害化處理后達標排放。
然而,鹿邑縣農業農村局此前并未有效履行監管職責,導致此類違規排放污水的問題長期存在,社會公共利益持續受損。
5月7日,鹿邑縣人民檢察院向鹿邑縣農業農村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其盡快督促全縣寵物診療機構安裝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污水達標排放。鹿邑縣農業農村局表示,他們將建立常態化檢查機制,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成效:從“治已病”到“防未病”
收到檢察建議書后,鹿邑縣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迅速部署整改。6月2日,該局回復稱,全縣寵物診療機構均已安裝污水處理設施,他們承諾將加強日常監管。
6月30日,檢察官對該縣寵物診療機構違規排放污水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跟進監督。經檢查,涉案寵物診療機構的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正常,此前刺鼻的氣味已經消失,排水水質符合相關標準。
鹿邑縣人民檢察院以公益訴訟推動源頭治理,破解了寵物診療機構違規排放污水監管難題,筑牢了公共衛生安全防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檢察為民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