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者小檔案
孫保春,川匯區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他在我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始終堅守一線、勇挑重擔,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為城市文明建設作出突出貢獻,是“創文”先鋒。
周口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過去幾年,我深刻認識到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將其視為提升城市品質、造福群眾的核心任務。無論是烈日酷暑還是風雨交加,我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對“創文”工作的忠誠與擔當。
我緊緊圍繞全市“創文”工作部署,團結帶領干部職工攻堅克難,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針對占道經營、違規廣告、亂停亂放等市容頑疾,我精心組織并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
在占道經營治理方面,對流動攤販集中區域進行全面摸排,建立動態管理臺賬,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劃定臨時便民疏導點,引導攤販規范經營;另一方面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取締長期違規占道經營行為。
在違規廣告清理工作中,按照“安全、美觀、規范”的原則,對城區各類戶外廣告進行全面排查和清理。重點拆除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市容市貌的大型高立柱廣告、樓頂廣告以及違規設置的門頭牌匾,使城市天際線得到有效凈化。
針對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我聯合交通部門施劃非機動車停放區域5600多處并配套完善相關標識,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停車勸導活動。通過一系列措施,非機動車停放秩序得到了明顯改善。
針對交通秩序難題,我提出“宣傳引導與柔性執法”理念,聯合交通部門規劃設置機動車停車位500多個,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狀況。在執法方式上,我積極推行“721工作法”,組織執法人員開展服務型執法培訓,轉變執法理念,注重與商戶、群眾的溝通交流,主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這些舉措有效增進了市民對市容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終實現了從“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的轉變。
我定期組織本單位的執法人員開展法律法規、業務技能、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授課。同時,對執法過程中的文明用語、儀容儀表、執法程序等進行嚴格規范,不斷提升隊伍的專業素養,充分調動執法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今年我市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我倍感振奮與自豪。“創城不易,守城更難”,我將繼續以飽滿的熱情,發動身邊群眾,共同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效常態管理之中,守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
(記者 喬小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