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志新 何晴
夏日炎炎,走進位于項城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河南康達制藥有限公司(簡稱康達制藥)研發綜合大樓,一股涼意撲面而來。在液相色譜室內,質量控制部主任豆東海手拿一瓶頭孢噻肟鈉樣品,正與生產部經理孟祥凱通過液相色譜儀對其雜質成分進行科學分析。
頭孢噻肟鈉是一種常用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藥物,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由于其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存在一些雜質成分,往往會對藥物療效產生一定影響。
針對這一難題,孟祥凱帶領技術團隊在實施頭孢噻肟鈉的7-ACA原料分層預除雜工藝中,采用物理分離(如沉降、過濾等)和化學處理(如酸堿處理、氧化還原等)等新技術、新方法,去除原料中的不溶性雜質和可溶性雜質,有效降低了原料中的雜質含量。該技術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減少了環境污染,成為康達制藥“智綠”轉型之路上的典型案例。
康達制藥成立于2012年7月,是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現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技改示范性企業、河南省安全生產達標企業、河南省頭孢菌素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口市藥品生產A級信用企業。其產品為無菌、非無菌原料藥,包括頭孢曲松鈉、頭孢噻肟鈉、頭孢哌酮鈉等無菌原料藥和頭孢拉定、頭孢氨芐、雙氯芬酸鈉等非無菌原料藥。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通過破壞細菌細胞壁發揮殺菌抑菌作用,可用于治療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具有抗菌譜廣、過敏反應少等特點,臨床應用廣泛。目前,我國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原料藥的研發和生產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為此,康達制藥針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原料藥在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合成步驟長、合成難度高、收率低、純度不高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展開技術攻關,在以下五個方面實現了技術創新。
創新7-ACA高效轉化技術。研發出新型酯酰化工藝,避免內酰胺環開環,使7-ACA轉化率達到99%以上。采用碳酸二甲酯作為萃取劑,將絕大部分有機溶媒以及雜質和副產物萃取出去,得到含量達99.5%以上、收率達115%以上的產品,解決色級差、不穩定等問題,同時簡化了后續處理工藝的操作。
創新頭孢哌酮酸制備技術。創新使用三甲基氯硅烷作為催化劑,令酰氯化反應進行得更徹底,將HO-EPCP酰氯化物的轉化率提高3%,穩定性顯著增強。通過優化結晶工藝,解決結晶不易控制的問題,提高頭孢哌酮酸的收率,產品純度達到99%以上。
創新頭孢曲松鈉合成技術。開發頭孢曲松鈉粗品的縮合反應工藝,采用混合溶劑,通過對溫度、pH值等條件的控制,提高頭孢曲松鈉粗品的產率和純度,使7-ACT轉化率達到98%以上,同時減少能耗與廢棄物排放。
創新頭孢氨芐合成技術。建立綠色反應體系,降低污染與成本。優化酶催化縮合技術,使7-ADCA轉化率達到99%以上。
創新頭孢噻肟鈉合成技術。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與參數控制,使7-ACA 轉化率達99%以上。創新母液中三乙胺、2-巰基苯并噻唑分離回收技術,兩者回收率分別達80%和90%以上。
近兩年來,康達制藥通過技術創新,總體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獲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原料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2024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近三年實現銷售收入10.12億元,累計新增利潤5901.89萬元。
“技術創新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更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河南康達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平說,這些技術創新對建設“清潔、高效、低碳、循環”綠色企業具有積極意義,有力促進了國內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原料藥行業的技術進步。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