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泰金屬汽車零部件生產車間。

工人仔細檢驗鋁制產品。

禾瑞光電工人在車間認真工作。

中原汽車零部件產業園。

嘉友機械智能化生產車間。
□記者 金月全/文 通訊員 宋福星/圖
作為我市重點產業鏈的鏈主單位,扶溝縣正全面融入周口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全力推動該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該縣聚焦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底盤零部件兩大產業鏈條,統籌推進中原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綠色無塵鑄造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建設,全力打造具有區域集聚力、全省引領力、全國競爭力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近日,記者走進扶溝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探尋汽車零部件產業蓬勃發展、聚力提“汽”背后的“源動力”。
培育壯大 產業集聚“扶搖直上”
走進位于中原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河南盈宏工業有限公司(簡稱盈宏工業)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臺自動導引運輸車不停揮舞機械臂搬運物料,控制屏幕上實時顯示生產數據。
據了解,盈宏工業成立于2024年6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年產缸蓋缸體15萬只、發動機1萬臺,是一家專注于高品質鋁制汽車零部件研發與制造的企業。
盈宏工業擁有先進的機加工中心、質量檢測設備和計算機數字化控制精密機械加工工藝,能對鋁合金材料進行高精度、高效率加工,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發動機系統、傳動系統、底盤結構及車身部件等。
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是扶溝縣的特色產業,其中缸蓋缸體制造更是該縣的傳統產業。近年來,該縣瞄準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底盤零部件兩大產業鏈條,強力推進全縣六大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建設中原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是扶溝實施“聚力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先進制造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
中原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位于該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一期占地274畝,主要建設標準化廠房、研發檢測中心、服務中心等,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吸引20多家零部件生產企業入駐。嘉友機械項目作為周口首家“黑燈工廠”,投資5.2億元,2022年落戶該產業園,已獲國家專利14項,建成智能化生產線12條,年產缸蓋缸體15萬只、發動機零部件260萬套,實現產品研發、生產、檢測一體化。
扶溝縣冠城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實施的年產10萬臺新能源發動機缸蓋缸體機底盤件建設項目,總投資1.2億元,新建新能源發動機缸蓋生產線1條、新能源發動機缸體生產線1條、新能源汽車底盤件生產線1條,可年產10萬臺(套)汽車零部件。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投產,實現年產值5億元、年利稅45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20個以上。
數據顯示,全縣現已培育汽車零部件及裝備制造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其中汽車零部件規上企業15家。今年以來,總投資21億元的超輕汽車輪轂產業園、總投資6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密封制品等項目先后落地;嘉樂華汽車配飾、杭州顯明汽車零部件等項目加速建設,標志著該縣“引入高精尖、打通關鍵環”方面實現新突破。
創新驅動 產業發展朝“汽”蓬勃
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扶溝縣持續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不斷夯實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硬支撐”,這是其產業集群蓬勃發展的關鍵。
始建于1958年的國營扶溝縣機械廠是該縣缸蓋廠前身,后更名為河南省氣缸蓋廠,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發生產上海柴油機廠的配套產品。該廠技術力量雄厚,缸蓋缸體品種齊全,市場份額大,特別是6105氣缸蓋曾占全國汽配市場份額的60%以上,6135系列氣缸蓋產品曾被評為河南省優質產品。2008年,河南省氣缸蓋廠改制后,一部分有經濟頭腦、有管理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員,借助其技術和市場優勢,先后成立30家不同規模的缸蓋缸體鑄造加工企業,從業人員3000多人,為扶溝縣缸蓋缸體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扶溝縣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等新興領域,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一大批技術先進、管理科學的先進制造業企業落地生根,使“老產業”煥發新生機。
扶溝縣隆力氣缸蓋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氣缸蓋、氣缸體的研發、工藝設計、鑄造、加工于一體,已成功進入國際市場。近年來,該公司先后引進缸蓋缸體數字化、智能化加工設備和全自動數控生產線, 配套建設產品研發中心、行業質量檢測平臺,采用電頻爐和消失模鑄造生產工藝,實現綠色生產。
扶溝縣新原科技有限公司是早期入駐中原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企業之一,主要從事發動機液壓懸置及各種連接桿等汽車配套產品生產。目前,該公司年產發動機液壓懸置30萬套、各種連接桿50萬套,產品出口巴西、墨西哥、俄羅斯等國家。
“禾瑞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光學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禾瑞光電董事長高亞明表示,禾瑞光電專注于車載鏡頭、安防鏡頭等光學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倒車影像、360全景鏡頭、行車記錄儀、民用監控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近年來,禾瑞光電以科技為引領,不斷加大科研投資力度,提高產品品質和市場占有率。目前,禾瑞光電在光學鍍膜、注塑成型和組裝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據了解,禾瑞光電深耕昆侖玻璃、光學鏡頭生產領域,其主產品昆侖玻璃采用108道微晶原材及面板加工工序和24小時高溫納米晶體生長技術,具備高強度、耐磨、高透光性等特點,獲得全球首個瑞士通用公證行五星級玻璃耐摔認證,能夠呈現清晰亮麗的視覺效果,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電視等電子設備。
數據顯示,在汽車零部件制造項目方面,該縣重點謀劃實施6個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59.5億元。目前,已建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綠色鑄造產業園、金泰金屬產業園等3個專業化園區,形成集再生金屬收購、鑄造、精深加工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缸蓋缸體鑄造產能達9.5萬噸,年產發動機缸體20萬只、缸蓋80萬只、新能源汽車配件200萬套。
目前,該縣缸蓋缸體產業擁有國家級中小企業服務平臺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市級研發中心16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其中10家企業通過汽車行業ISO/TS16949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該縣引導和鼓勵16家企業與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工程學院、周口師范學院、洛陽一拖材料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設立產學研合作基地,進一步推動創新創業,提高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促進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和經濟增長。
該縣汽車零部件產業現有產業工人3000人,其中中高層管理人員220人、中高級技術人員420人、市場營銷人員360人、熟練技術工人2000人。市場空間優勢也頗為明顯,扶溝擁有“豫扶”“扶缸”“天譽”“華光”“桐丘”“恒力”“中泰”等國家和省級著名商標,品牌效應不斷凸顯。
未來,扶溝縣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將繼續乘勢而上,瞄準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實施精準對接招商,促進項目快速落地,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