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影像技術飛速發展,心臟疾病診斷手段日益豐富,心電圖、超聲心動圖、CT血管造影、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等各有優勢。而心臟磁共振(CMR)憑借無電離輻射、高軟組織分辨率、多參數成像的特點,逐漸成為現代心臟疾病診斷的重要工具。CMR能清晰顯示心臟解剖結構,評估心肌活性與血流動力學變化,被譽為心臟影像學“金標準”。
CMR基于磁共振成像(MRI) 原理,在強磁場中利用射頻脈沖激發人體內的氫原子核,使其產生共振信號。經計算機處理這些信號后,可重建出高分辨率的心臟圖像。相較于超聲心動圖,CMR可提供更全面的三維解剖信息;相較于CT血管造影,CMR無電離輻射且軟組織對比度及分辨率更高;相較于核素心肌灌注顯像,CMR空間分辨率更高且能同步評估心臟結構與功能。CMR還可實現一站式檢查,其檢查結果極具診斷價值。CMR適用于不明原因心力衰竭的病因診斷、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狀況的評估、心肌病鑒別、復雜先天性心臟?。ㄏ刃牟。?術前評估及心臟腫瘤性質判斷。它可精確測量心室容積、心肌質量等心功能指標,定量分析心臟局部室壁運動異常,通過延遲強化顯像識別心肌瘢痕,還能診斷心肌炎等病變,并定量評估心臟瓣膜反流程度與心腔內血流動力學情況。
醫務人員在執行CMR檢查前需確認患者體內無磁共振不兼容的金屬植入物,評估患者腎功能,并訓練患者調整呼吸配合檢查。該檢查持續45~60分鐘,患者需多次屏氣,每次屏氣時間為10~15秒。檢查后,醫務人員一方面需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對對比劑出現不良反應,另一方面需利用專業圖像后處理技術(如心功能參數分析、延遲強化評估),出具包含定量測量數據的報告。②10
(周口市中心醫院 從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