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瑞才
“結婚相互攀比,彩禮要‘萬紫千紅一片綠’(1萬張紫色5元鈔票、1000張紅色100元鈔票及若干綠色50元鈔票,基礎金額約15萬元)‘一動兩不動’(要求男方不僅要買輛小轎車,在城里買一套房,農村宅院還得建新房當婚房),這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講是天文數字。造成的后果是很多小兩口結婚即負債,何談幸福?”近日,記者前往項城市高寺鎮白衣閣行政村采訪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情況時,大多數村民說起高價彩禮時連連搖頭,直言應該擯棄這些陳規陋習。
牛華偉是該村黨支部書記。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文明新風尚,近年來,他帶頭發動群眾共同參與制定《新村規民約》,明確彩禮、紅白事宴席標準,減少鋪張浪費,倡導文明新風尚。
“講排場、比闊氣不僅浪費錢,還會給親戚朋友增加負擔,真正的情誼不在面子上,而在心里。”這是牛華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不僅自己帶頭踐行移風易俗,還經常用通俗的語言解讀移風易俗新政,向鄰里講解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的危害。在他的影響下,以前在村里盛行的攀比之風,鋪張浪費現象明顯減少。他以整治陳規陋習為切入點,打出了一套“政策引導、宣傳助力、文明實踐”的移風易俗“組合拳”,讓文明、節約、友善的理念逐漸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高寺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董玉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牛華偉一樣堅持率先垂范,勇做移風易俗“踐行者”“排頭兵”的,還有張老家村黨支部書記張東振。面對村內人情債沉重、紅白宴席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現狀,他決定先從“自家人”入手。在親戚家孩子婚事均已定好的前幾天,他多次上門向親戚說明高額彩禮和大擺宴席的壞處,講解婚事新辦的好處,最終說服親戚簡化喜宴。婚禮當天,沒有大擺酒席,沒請禮儀團隊和豪華車隊,新郎和新娘自己驅車到市區參加由項城市婦聯舉辦的集體婚禮。回村后,他們在鄉村大食堂里擺了幾桌喜宴,在至親好友的見證和祝福聲中,開啟了幸福人生。
“首先要從自身及親戚做起,做到不攀比、不跟風、不鋪張浪費,紅白事不大操大辦;婚姻的幸福不在于彩禮多少、婚房婚車多貴、宴席排場多大,而在于小兩口今后的努力奮斗,更在于雙方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要擯棄一切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為下一代做好榜樣。”不僅在婚事上,在喪事方面,張東振同樣以身作則。去年家里長輩去世,他沒有搞鋪張的下葬儀式,只邀請直系親屬前來悼念告別,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真正的孝順,是老人在世時給予更多關愛和陪伴。他帶頭把“厚養薄葬”理念落到實處,成為文明新風的倡樹者、引領者,以及全體村民甚至全鎮、全市群眾競相“比學趕超”的文明樣板。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