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松 通訊員 方浩宇 肖鵬飛
7月31日,周口市公安局副局長、鄲城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王之棟代表鄲城縣在全省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分享“鄲城經驗”。與會人員觀摩了鄲城縣虎崗鄉敬老院和縣老年護理中心。
近年來,鄲城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為引領,以養老服務領域問題專項整治為抓手,創新實行縣級直管模式,聚焦“統、管、服”關鍵環節,全力推動養老服務擴容提質增效。該縣先后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河南省醫養結合示范縣”等稱號。
聚焦“統”,一體統籌推進
“一盤棋”推動落實。該縣將養老服務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心工程,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成立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制定《鄲城縣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直管、鄉鎮協作”的農村養老服務管理體制。
“一張圖”規劃布局。緊密結合人口老齡化趨勢和養老服務需求,科學布局全縣養老機構,與國土空間、醫療、交通等規劃有效銜接。投入資金2.1億元,新建鄲城縣老年護理院、鄲城縣中心敬老院,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9所,劃撥項目用地115畝,移交養老服務用房15處,構建覆蓋城鄉的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打造“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
“一把尺”監管評價。制定《鄲城縣鄉鎮敬老院綜合考核互評細則》,圍繞護理照料、消防安全、隊伍建設、臺賬資料等實行統一評價標準,實現服務內容、供給渠道、保障機制、質量監管“四維貫通”。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排查風險隱患148處并全部完成整改;嚴厲打擊虛報冒領、截留挪用養老資金行為,堅決守牢民生資金安全底線。
聚焦“管”,實行縣級直管模式
堅持鄉選縣管、人員統管。破解民政部門“管不了”、鄉鎮政府“管不好”難題,健全敬老院院長人事管理制度。敬老院院長由鄉鎮政府提出人選,縣民政局考察后選任;對考核不稱職、滿意度不達標的及時調整解聘。3年來,任免敬老院院長7人,形成“能上能下、優勝劣汰”機制。
堅持集采集供、食材統管。為杜絕食材采購“跑冒滴漏”,在8家敬老院試點集采集供。由具備學生營養餐供應經驗的潤城公司統一采購、配送優質品牌食材,確保份量足、品質優、安全可靠。嚴把配送、驗收、儲存、加工關,實現全鏈條可追溯管理,保障老人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全。
堅持專業審計、物資統管。鄲城縣民政局、鄲城縣審計局協同,設立內審股,依法委托河南金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每季度對全縣19家敬老院進行全面審計,清點生活用品、食品等物資,建賬規范管理。委托專業會計公司規范收支記錄、統一下賬,實現原始憑證到賬簿標準化、可追溯,確保財政資金高效安全使用。
聚焦“服”,提升養老服務質效
實行專業化服務。引進專業管理人才提升院務管理水平,讓老人享受優質服務。結合“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拓寬來源渠道,加強技能培訓,持續優化養老服務隊伍素質。
實行多元化服務。引導志愿者、社工及愛心人士在重大節日上門服務,組織縣豫劇團、縣墜劇團送戲進院。聘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定期開展心理疏導,保障老人身心健康。截至目前,選派心理咨詢師8人,開展個體咨詢264人次、團體咨詢8次,總時長420小時。
實行社會化服務。按照“立足改建、盤活資源,拓展功能、優化服務”原則,加快敬老院向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轉型。優先保障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富余床位向社會開放,為有需求老人提供“點餐”式低償服務。目前,14所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已建成投用。
鄲城縣民政局局長胡曉蘭表示,他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行縣級直管模式,有效破解基層敬老院管理服務難題,提升養老服務能力水平,為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有益借鑒,真正讓“夕陽紅”在鄲城大地綻放出更加溫暖的光彩。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