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店外等待接單的外賣員。
□記者 黃佳 文/圖
7月24日中午,在烈日的炙烤下,外賣小哥周小斌一邊直呼“太熱了”,一邊小跑著去商家取餐。中心城區五一路兩旁的餐飲店里客流量稀少,光顧門店的則是一波接一波的外賣員——他們停車、奔向這些餐飲店、拎起外賣又匆忙返回,隨即啟動電動車疾馳而去。
正午的烈日灼人,不一會兒,皮膚就有針刺般的痛感。在某品牌飲品店外,記者與幾位等待接單的外賣員聊了起來。
“我今天早上8點多就出門了,到現在才送了18單。今天單子有點少,昨天這時候我已經跑了20多單了。”今年27歲的張建林從事外賣配送工作有一年多了,他一邊和記者聊著,一邊打開保溫箱取出一個兩升的大水杯,仰頭喝了幾口。聊天中記者得知,張建林此前在中心城區一家保險公司工作。在他看來,送外賣是份“自由職業”。“只要肯吃苦,收入還是挺不錯的。我現在一天能掙到以前上班兩天的錢。”
在另一家餐飲店門口,記者遇到了正在“等單”的外賣員張冬冬。采訪中,他告訴記者,最讓他頭疼的不是高溫天氣,而是手機在高溫下“罷工”。
“高溫天手機特別容易‘死機’,有時候眼睜睜看著高額派送費的單子從眼前溜走。”為給手機降溫,他特意在電動車上裝了個避光袋。“我最近每天差不多能跑40多單。”張冬冬說,最近周口持續高溫,大家不愿出門吃飯、購物,外賣訂單激增。“干這行得對商圈、餐飲店位置門兒清。接單后要快速規劃路線,盡可能節省時間。”為防暑,他還專門配備了冰水和藿香正氣水。
“我送外賣好幾年了,爹娘在老家,常叮囑我別太拼。但我想好好干,闖出個樣子給他們看。”張冬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