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旭
入伏以來,持續高溫炙烤大地。當行人步履匆匆躲避烈日時,街頭巷尾、垃圾站旁,那一抹抹醒目的橘紅卻始終未曾停歇——環衛工人們正以掃帚為筆,以汗水為墨,在蒸騰暑氣中默默書寫著城市的潔凈底色。
凌晨5時,天蒙蒙亮。不少市民還在空調房中酣睡,環衛工人王阿姨已推著沉重的保潔車開始作業。初升的太陽雖不似正午毒辣,但地面蒸騰的熱浪已撲面而來。她奮力清掃著散落的紙屑、塑料袋,汗水很快浸透橘紅色的工裝,順著臉頰滑落,在肩背處凝結出一圈圈泛白的汗漬。“天熱也得干。”王阿姨抹了把汗,掃帚不停,“垃圾捂一夜容易臭,得趕緊清干凈,大伙兒才舒心。”
10時許,垃圾清運車司機張師傅正穿梭于各小區之間。駕駛室內“熱浪滾滾”,從窗戶中灌入的風也是熱的,他不時用手抹去額頭上的汗珠。到達垃圾收集點后,他熟練地操作機械臂傾倒垃圾。經過暴曬后的垃圾桶散發出刺鼻異味,腐爛瓜果的汁液粘在桶壁。張師傅迅速用鐵鍬拍打,再手動清理殘留。“得抓緊干!”他匆匆上車趕往下一個小區,“這片小區多,垃圾堆到中午味兒更大。”
滿載的垃圾清運車駛入轉運站,考驗升級。站內溫度更高,垃圾堆積散發的濃烈氣味令人窒息。操作工王師傅身著長袖工裝,戴著安全帽和厚實的口罩,在高溫與異味雙重夾擊下指揮車輛、操作設備壓縮轉運。汗水浸透口罩,呼吸變得艱難。“味兒沖,天兒熱,忍忍就過去了,活兒得干利索。”他簡短說道,掀起口罩透了口氣。
為切實保障環衛工人健康,市城管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采取了系列積極措施:調整作業時間,避開正午高溫時段;配備足量的飲用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用品;發放透氣防曬工裝;開放環衛驛站3座、生活垃圾中轉站管理用房38座,為環衛、園林等戶外工作者提供遮陽休息點,便于他們在工作間隙短暫歇腳、補水納涼。
掃把揮動間,汗水洗刷街道;車輪滾動處,暑熱煩憂消弭;轉運站內,城市代謝物被無聲消化。這些“城市美容師”披星戴月,默默堅守在崗位上,以“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境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尊重,也向人們生動詮釋了“勞動最光榮”的深刻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