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呂洪波
七月驕陽似火,商水縣湯莊糧食購銷有限公司院內卻是一派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隨著一輛輛滿載小麥的貨車有序駛入,液壓翻板卸糧機輕抬臂架,車斗隨之升起,金燦燦的麥粒順著溜槽傾瀉而下,直入糧倉,高溫天氣絲毫沒有影響糧食入倉的高效節奏。
同樣的繁忙有序,在商水縣金凱糧食購銷有限公司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該公司倉庫內,移動式脈沖除塵吸糧機的軟管如同靈動的“長鼻子”,精準探入糧堆,將小麥吸入輸送管道,機械全程在工作人員的遙控下高效流暢作業。這一幕幕,正是商水縣借助科技賦能助力夏糧收購提質增效的生動縮影。
“傳統方式卸40噸小麥,需要3人至4人近2個小時忙活,既耗時又費力,效率也不高。”商水縣湯莊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經理李洋指著高速運轉的設備由衷地感慨道,“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糧食收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液壓翻板卸糧機投入使用后,同樣的工作量1人半個小時即可完成;原來裝一車小麥需要3人至4人近2個小時才能完成,而移動式脈沖除塵吸糧機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糧食入倉后,平整糧面原來需6人至7人8天時間才能完成,如今自動平倉機幾個小時即可完成,既省力省時,又安全便捷。”
“糧食收儲新科技裝備的投入使用,既有助于實現糧食節損減耗,降低風險成本,又優化了收購流程,提升了服務質量,為保障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落實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儲糧駐庫管理人員說。
商水縣糧食收儲發生的歷史性蝶變,得益于縣委、縣政府對扛穩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的高度重視。2024年以來,為提升糧食流通質效,該縣先后投入資金近800萬元,為縣域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購置一批現代化糧食收儲設備,對部分基層國有糧食企業倉儲設施進行重點修繕維護。一項項具體的措施,一串串沉甸甸的數字,承載著厚重的責任與擔當,見證著為民謀利的使命和情懷。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商水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主要負責人表示,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科技賦能讓全縣糧儲系統煥發生機,從收購環節的便捷高效,到倉儲環節的智能監測,全鏈條搭建起現代化網絡管理體系,不僅守牢了庫存糧食安全的底線,而且給農民增收、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②12